膝盖有问题,臀部是罪魁祸首
膝盖受伤,可能是臀部在作怪!
作者/灯芯绒
编辑/灯芯绒
出品/ Lab
记得刚开始锻炼跑步的时候,我的膝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练腿日两天后,我和朋友们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
但是刚开始热身,我就觉得膝盖不舒服。 我又试着传球,膝盖的疼痛更加剧烈了。 那场比赛,我只能在场边看朋友们踢球,更谈不上心痒痒了。
当我回到家时,我找到我的教练并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 教练带我去找按摩师,我以为他要按摩我的膝盖。 相反,他让我脸朝下躺在瑜伽垫上,然后拿起一个泡沫轴。 额头上的问号,这是干嘛的?
他开始疯狂地用泡沫滚我的屁股,我所能做的就是嚎叫。 整个过程仿佛持续了5分钟,又仿佛持续了5年。 当我站起来走动时,我能感觉到膝盖的疼痛明显减轻了。
教练说我膝盖的问题是因为我的臀部肌肉太弱了,腿部训练后我的臀部肌肉太紧张了。
很多跑友在遇到膝伤之后,都会觉得自己的膝盖出了问题。 但其实,膝盖没有问题,但臀部才是“隐形杀手”!
你的臀部“死”了吗?
要了解膝盖受伤与臀部之间的关系,您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臀部。
我们的髋关节是球窝关节,是人体的主要承重关节。 这里连接着许多韧带,增加了髋关节的稳定性。 同时,臀部周围有许多肌肉,有助于控制关节和腿部的运动。
臀部:与身体肌肉、臀部和腓肠肌一起工作,使您的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在跑步过程中不易受伤。 同时,臀大肌在跑步时起到发力作用跑步膝盖后窝酸痛,带动身体向前。
臀中肌:前部屈曲内旋大腿,后部伸展外旋大腿。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走路和站立时保持良好姿势的重要肌肉。 当我们站立和行走时,臀中肌维持骨盆平衡。
臀中肌无力是膝盖受伤的原因之一。
臀小肌:协助臀大肌和臀中肌完成更多的动作,也可以把臀小肌看成是臀中肌的一部分,所以臀部这三块肌肉的强弱甚至可以判断一个人运动能力的高低.
现代生活忙碌,大多数人都变得久坐懒散。 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 一坐再坐,屁股就“死”了。
如果你觉得坐久了屁股疼,跑起来膝盖疼,或者你的屁股是平的,恭喜你。 您可能患有“休眠臀部综合症”,也称为“死臀部综合症”。 听起来很严重,不是吗?
一旦你的臀肌“死了”,它就会导致你的大腿异常内旋。 这种不正常的大腿位置会给膝关节和髌骨带来过度的压力和紧张。
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动力链。 臀大肌无力时,整个动力链就会崩溃。 换言之,臀部肌肉力量太弱,膝、踝等关节必须帮它们背锅分担压力。
久而久之,膝盖很难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自然就会出现问题。 而且你仍然认为你的膝盖太弱了。 你说,膝盖受委屈了吗?
如何检测无力臀肌?
那么,你怎么知道你的臀肌是否无力呢? 这是一个您可以尝试的简单小测试。
首先,您需要观察下蹲时膝盖的移动方式。 如果您的膝盖在开始深蹲时向内移动,则表明您的臀大肌在深蹲时没有发挥作用。
当然,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大腿前后的平衡。
如果您的膝盖在深蹲过程中来回摆动跑步膝盖后窝酸痛,或者甚至您的脚后跟开始抬离地面,那么您做错了,错误的肌肉在引导运动。
正确的蹲姿应该是臀部向下或向后,膝盖与脚趾呈垂直角度。 如果你的膝盖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向前或向内移动,你就知道你的臀肌无力。
更直白地说:你的臀肌训练不足!
如何加强臀部肌肉?
对于臀部的力量训练,我们比较熟悉的深蹲、臀桥、蛤蜊式开合、后蹬腿都是不错的动作。
下面小编找了12个臀部练习,每个做15-20次,做3-4组,每周两次,坚持下去,你就会拥有结实美丽的臀部,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1.深蹲
2. 蹲在椅子后面
3.在沙发前蹲下
4. 臀桥
5.单腿臀桥
6.进阶臀桥
7.进阶臀桥
8.跪踢
9. 跪着的超人
10.单腿圈
11. 侧卧翻盖式
12.侧卧高抬腿
膝盖受伤,还有哪些问题可能引起?
1、体重过重
我们跑步时,膝盖承受的重量大约是我们体重的8倍,如果超重,膝盖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因此,对于超重的人来说,跑步前减肥是最安全、最基本的预防膝盖受伤的方法。
要确定您是否超重,可以使用 BMI(身体质量指数)。 它的算法是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一般情况下,如果BMI在28以下,可以直接选择小步走。 如果BMI在28以上,就需要先减肥,从快走和跑步相结合开始。
2、跑姿不正确
想要跑步不受伤,最好先学习相关的跑步知识,然后再开始跑步,慢慢体会。
理想的跑步姿势其实是其背后正确的基本生物力学原理。 什么是正确的跑步姿势?
请看下图:
头部:不要低头,目视前方。
肩膀是开放的。
手臂摆动:手肘在前,双手在后。 手臂弯曲90度。 向前摆动时,肘部不能超过躯干的一侧。 向后摆动时,双手不能超过躯干侧面。
手:手要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处于半握状态。
躯干:保持你的核心参与和你的躯干在一条直线上。
臀部/hips:身体前倾,髋关节带动上半身前倾,躯干保持挺直。
膝盖:你的膝盖应该和你的脚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当你着地时,你的脚就在膝盖下面。
腿:落地时,小腿垂直于地面。
3、步幅过大,步频低
如果步幅大,步频低,触地支撑时间过长,振动的传递会明显增加,更容易拉伤肌肉、膝盖、腰部,甚至背部。 同时也会产生刹车效果,让你跑起来很吃力。
增加节奏会减少每只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地面接触时间)。 其次,增加步频还可以改善代谢循环,提高减脂效果。
只要控制好步幅,大重量和初跑者受伤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男性最好将步频提高到180步以上,女性最好提高到190步以上。
4、跑多了不知道休息
初学跑步时,往往对跑步的热情过高。 你迫不及待地想每天跑步。 一天不跑,就觉得自己会退步。 但此时你的身体状况不足以支撑你每天跑步,就会导致受伤。
需要给身体和肌肉足够的恢复时间,否则疲劳会不断累积,自然会造成伤病。 请记住,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开始; 合理休息比训练更重要。
5. 不懂得按部就班,太草率
为了更好的减肥,更快的提高成绩,很多人会快速增加跑步量,但是这样你的膝盖和身体就承受不住了。
当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过度疲劳,未能及时恢复时,将无法很好地分担身体的压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造成膝关节移位或受力过大,从而导致膝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
另外,有些跑者过于执着于速度训练,会给关节和肌肉带来更大的压力。 要知道,即使是大神,每周也只会进行1-2次速度训练,而且练多了也会受伤。
6.忽略跑前热身和跑后伸展运动
跑前热身是为了激活肌肉、神经、关节,让身体在跑步初期更快进入运动状态,避免肌肉拉伤、膝关节损伤、抽筋等。
如果不做跑步前的准备活动,你会明显感觉到肌肉处于僵硬状态。 你跑得越多,你就会越累。
跑后拉伸是为了在运动后放松肌肉,避免过度紧张,造成肌肉和膝盖酸痛,影响接下来的运动。 充分的拉伸可以放松运动中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避免肌肉酸痛和膝盖酸痛。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膝盖经常受伤,并不代表你的膝盖就软了,它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臀肌无力、跑步姿势不佳、大步幅等等都可能是问题所在。
要想跑得长久、变老,不仅要坚持跑步,还要成为聪明的跑者,学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改正和改善。
跑步不伤膝盖,伤膝盖是不负责任的跑步。 希望你能对跑步负责,也能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