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告别2021,跑步是自律,是承诺,是生命,是希望

日期: 2023-04-22 10:07:16|浏览: 487|编号: 994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告别2021,跑步是自律,是承诺,是生命,是希望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禹

对于中国田径来说,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甘肃白银山越野赛21条鲜活生命相继逝世,中国跑道进入“至暗时刻”; 精英跑者在东京奥运会刷新中国马拉松最好成绩的同时,犹如一道光,照亮了未来。

近两年,疫情对中国路跑,尤其是大众马拉松的影响很大。 很多优秀的赛事,包括北京马拉松、上马、杭州马拉松,都不得不延期甚至取消,但是2021年跑友们都做不到,所以停下来。

这一年,除了职业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的突破,也有不少普通跑者写下了温暖、励志、感人的跑步故事。

由纪田圆子。

跑步给人力量

63岁“跑奶奶”3小时跑完马拉松

2021年初的名古屋女子马拉松赛上,63岁的雪田真理子用她的脚展示了跑步带来的一种生命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跑完马拉松3小时并保持60岁以上的人。 60岁以上女子世界纪录选手,62岁高龄的她依然以2小时54分31秒完赛。

年轻的时候,雪田麻里子曾经是一名体育老师,也接触过马拉松,不过当时的成绩并不亮眼。 婚姻和怀孕打乱了她的跑步计划。

50 多岁的雪田真理子直到小儿子上初中后才重新开始跑步。 那一年,56 岁的幸田真理子在社交网络上读到美国最伟大的女跑者琼·伯努瓦·萨缪尔森 57 岁时仍然跑出了 2 小时 54 分 26 秒的故事。我想我必须跑完整个马拉松,时间不超过 3 小时。

于是,她开始收集优秀跑者的训练方法,复制或改进成自己的训练方法:

当她读到日本传奇男马拉松选手宗氏兄弟在康复过程中使用桑拿和温泉疗法时,她将这些加入了自己的康复计划; 当她读到自己曾指导日本跑者夺得三连冠、获得女子奥运马拉松奖牌并帮助女运动员首次跑出 2 小时 20 分钟以下的小出佳男时,她开始在附近的山道上跑步以增强体力。要求运动员在山路上练习。

最终,她在自己的109场马拉松比赛中跑出2小时52分13秒,打破了自己的世界纪录。

“跑3个小时一直是我的动力。” 跑步成了雪田麻理子生活中的力量源泉。 “我相信到65岁我还能跑3个小时。”

陈薇芬冲过淮安马拉松终点线。

跑步是一种自律

“冠军跑妈”陈玮芬的凌晨4点

如果要问跑步能给生活带来哪些好处,除了“看得见”的身体变化之外,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让每一位跑者更加自律,同时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中国跑圈“业余第一人”陈玮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今年的厦门马拉松,陈薇芬跑出了“236”的好成绩,获得亚军,刷新个人最好成绩(PB); 仅仅一周后,她又刷新了自己的PB——跑2以35分18秒的成绩,成为首届淮安马拉松的首位女冠军。

作为北大跑团的“学生跑者”,陈薇芬开始跑步的初衷和大多数人一样——2017年,为了控制体重,她曾尝试过一段时间不吃晚饭,但没有成功,然后她开始跑步。 但从那以后,她的跑步故事就越来越传奇了。 从第一次接触马拉松,到距离东京奥运会还有7分钟的时间,她只用了4年的时间。

正式接触“赛马”这项运动后,陈薇芬开始从跑步中感受到“那种纯粹的爱与快乐”,甚至留下了她“凌晨四点钟”的传奇。

陈维芬。

“时间紧迫。” 北大的“八七瑶”跑团一直都有月签到的要求。 会员有怀孕、受伤等特殊情况原则上可以申请缺卡。 然而,陈薇芬从未缺席。

这也是为什么陈薇芬产后4个月就能瘦30斤,经过1个月的训练,在日照半程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亚军。 “凌晨4点,是唯一属于我的时间。”

那段日子,不管刮风下雨,陈伟芬每天4点起床跑步。 在北大跑团里,有一个叫“种太阳”的小组织,太阳升起之前就跑。 他们有的6点起床,每周跑3次,有的6点30分起床,每周跑5次。 陈薇芬4点起床 一周“全勤”打卡。

随后,一些早起的人发现经常晨跑的陈维芬,担心路灯太暗引发交通事故,于是拨通市长热线,要求相关部门打开所在路段的路灯。陈薇芬经常跑到四点钟。 之后,这条路上每到四点钟,路灯就会全部亮起来……

自律是让生活更健康、更精彩的基础。 陈薇芬将带着“两个孩子的妈妈”的称号,继续她口中的“不可思议的旅程”。

装上假肢后,科林接受了康复训练。

跑步是希望

两次癌症复发,他用跑步重燃希望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那么热爱跑步,因为在很多人的生活中,跑步代表着一种“对生活的希望”。

在2021年的美国跑圈中,科林·杰克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心目中的精神力量。 2019年确诊软骨肉瘤后,这位跑者的生活常常伴随着医院——手术、放疗、化疗……

然而,命运还是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两次被“治愈”后,他的癌症又两次复发。 但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科林并没有放弃跑步。 只要身体恢复,他就有希望再次站在跑道上。

事实上,科林从未想过,在他被诊断出癌症之前的很多年,他会成为一名马拉松选手。 原因很简单——他体重严重超标。 据“'s World”网站显示,2014年,科林的体重高达270斤。

那时,科林的身体健康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呼吸困难、血压高、上楼大汗淋漓、一天抽一包烟……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改变晚饭前跑步,并且方法改变正在运行。

至今,他还记得自己跑完第一英里时的状态,“那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艰难的事情之一,跑完后我坐在长椅上哭了。随之而来的痛苦,一个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和成就感。”

并坚持到2015年,他以5小时45分38秒的成绩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

科林用跑步来抗癌。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告诉我,我做不到。如果我没有改变我的生活,我可能不会活到那个地步。”

然而,在2019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软骨肉瘤。 为了治疗癌症,科林接受了手术,其中部分股骨、髋关节和肌肉被移除并用假肢代替。 当时为他动手术的医生弗林特也建议他以后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包括长跑。

但科林没有妥协,“跑步就是我的生命,如果不是为了跑步,我的生活不会改变。”

当他报名参加的2021菲利克斯摇滚马拉松赛因疫情取消时,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参赛”——用12小时32分32秒跑完距离。

可能有人觉得他太偏激了,但对于科林来说,跑步是一种希望,“2021年是我手术后戴上假肢跑步的第一年,跑马拉松太少了,我全新的跑步人生才刚刚开始”开始了。”

埃里克亲吻他的母亲。

跑步是一种承诺

当妈妈再也站不起来时,他推着她跑完了

2021年的跑道上,有太多平凡而温暖的故事——这一年,曾经推着脑瘫儿子跑完千场的迪克·霍伊特不幸离世,这让很多跑者伤感不已。 但与霍伊特类似的故事仍在循环中。

2021年11月的巴塞罗那马拉松,28岁的埃里克·多明戈·罗尔丹推着轮椅上的母亲,以2小时53分28秒的成绩冲过终点,打破了推轮椅马拉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事实上,58 岁的母亲西尔维亚 () 已经患有多发性硬化症 17 年。 本病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迄今为止,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正是因为这种疾病的特殊性,埃里克希望通过跑步来引起更多人对多发性硬化症研究和治疗的关注。

游戏中的母子俩。

事实上,艾瑞克的妈妈差点没走到这场比赛的起点。 今年8月,西尔维亚感染了重症新冠肺炎。 当时,她的身体状况已经接近危急。

埃里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当时跟妈妈说,他一定会带她去完成吉尼斯世界纪录。 最终,母亲凭借求生的意志和对实现梦想的执着,克服了困难,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我们实现了一个梦想。我向妈妈保证我们会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一起实现了它。” 兑现诺言后,艾瑞克也颇为激动,“她的动力就是能够再来一次。” 完成一次目标并创造历史,现在她做到了。”

赵家驹升起国旗,第一个冲过线。

跑步就是生命

练过武功的外卖小哥为中国拿过世界冠军

2021年底,“亚洲越野第一人”赵家驹给全年中国路跑打上了一个感叹号。

全程169公里,爬升至7500米,耗时21小时56分28秒……当26岁的赵家驹以UTMB Group 6首次冲过泰国的终点时,他不仅拿下了自己越野生涯中的第一个海外国际比赛冠军,而且一口气将这条赛道的记录提升了多达4小时。

从19岁开始马拉松,到4年前专注越野跑,再到如今成为ITRA(国际越野跑协会)亚洲最高分跑者,这位自称“草根跑者”的故事贯穿始终》颇为励志,颇为热血。

赵家驹,1995年2月出生于贵州,在湖南湘西古城凤凰度过童年。 上初中的时候,和很多山里孩子一样放弃学业的赵家驹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 那段时间,他有一个想法,既然不读书不能沉沦,那就去拜师学武。

但是在武当山学武的过程并不顺利。 在练习了一段时间的中国传统武术和散打之后,赵家驹意识到自己不能以打架为生。 就在他即将再次陷入迷茫之际,杭州马拉松海报上的标语“跑过风景,跑过你”,改变了赵家驹的人生轨迹。

“世界上还有马拉松,我想试试。”

赵家驹在训练中。

“那时候,我经常左手拎着三四个外卖,右手拎着三四个外卖,和街上的小电驴赛跑。” 那段时间,在武汉街头,赵家驹化身外卖小哥,背着外卖,跑过大街小巷、立交桥和隧道。

“每个月大概有1500单,平均每单大概2-5公里,这些虽然不是系统的训练晚饭前跑步,但也加强了我身体的综合素质。”

也就是说,在这样边跑步边训练边送外卖挣生活费的状态下,赵家驹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力越来越强。 渐渐地,他可以靠奖金养活自己了……直到2017年,已经在跑圈中名声大噪的赵家驹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难度更高的越野赛事。

在训练和比赛中,赵家驹也走过“弯路”,但他没有放弃——他从“草根跑者”变身为专业运动品牌签约的“亚洲越野跑第一人”。

跑步让赵家驹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甚至成为别人口中的励志故事。 他感恩跑步,希望跑步能激励更多人。

“至于未来,我希望我的越野跑精神能给更多人带来动力,让大家有继续前行的决心。”

结论:

马拉松的赛程很长,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人生的跑道不也是如此吗?

面对困难,有些人会选择暂时停下脚步,而有些人则会坚持继续奔跑。

2021年,这些平凡人的奔跑故事,会成为你2022年继续前行的动力吗?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